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刚买的燕鱼怎么养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七彩神仙鱼如何饲养?(观赏鱼七彩神仙怎么养)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还好啦,虽然有些小,但是没有关系,既然有换氧过滤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小小的锦鲤绝对可以养。但是如果它们过一段时间长大许多酒得考虑考虑啦!我家去年就开始养锦鲤,也有加氧过滤的,不过过滤装置有时不管用可以用虹吸原理换水:把一根管子里(最好不要太硬)装满水,按住两头,一头放进水里松开,准备一个桶或盆接着,把另一头放在离在鱼缸那头低的地方,松手水会自己流出来。祝你养鱼快乐!我加就养了十几条锦鲤,缸也不是很大、但一直活了一年呢。现在还好好的,长大了不少呢!(*^__^*)
嘻嘻……
想养热带鱼,可以先养一些比较好养的,也不贵的鱼,象:孔雀鱼、斑马、红剑、黑玛利、白天使、金菠萝、斗鱼、珍珠、彩灯、虎皮鱼、**彩桃鱼(又叫接吻鱼)都的确不错。
养殖热带鱼的一些必备条件
一、水
1、 水质
自然界里所有的水或多或少都含有不同的化学成分,有些化学物质会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和生存,热带鱼对水的要求比较高。自来水、河水、井水、湖水等都可以直接养金鱼,但是却不能用来直接养热带鱼,否则鱼就会得病以至死亡。
所谓水质,主要是指水的硬度和酸碱度。
水的硬度是根据水中含钙、镁、铁盐的含量多少而定的。分为硬水、软水和中性水井水、泉水多属于硬水;自来水、河水则大多数属于中性水;雨水属于软水。养殖热带鱼应该使用中性水,但城市中的自来水虽说酸碱度基本合乎热带鱼生活的要求,但由于水厂在处理水时经常要加一些化学成分的消毒剂和净化剂,应此水中常含有微量的氯气和碱的成分,用来养鱼必须进行处理,常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晾晒法,即将水在烈日下晒2~3天,或者是在*凉缺光处晾一周才可以使用。
2、 换水
鱼在生存中要不断进行新陈代谢,要不断排泄粪便,喂鱼的饵料也在不断的**和腐烂,这些都会影响水质,所以要经常及时地给鱼缸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新。换水分为部分换水和全部换水。部分换水也交兑水。兑水就是从鱼缸中抽出多少水就应补充多少水,兑水不需要将鱼和水草等从缸中捞出,一般兑水多少以每次不超过鱼缸总水量的四分之一为宜。兑水时要注意新加入的水的水温,尽可能地和原鱼缸的水温一致。兑水的次数,秋冬季节每周一至二次,春夏季节每周二到三次,具体次数多少要根据鱼缸中的水的浑浊度而定,过滤条件好的水质清晰的可适当减少次数,过滤条件差的可适当增加次数,但不能过于频繁,否则鱼会生病。
二、温度
温度是热带鱼生存的最重要的条件,没有合适的水温鱼就无法生存,热带鱼对水的温度要求比较苛刻,热带鱼对水的温度也极为敏感。
热带鱼生活的水温一般在20~30℃为宜。但不同种类的热带鱼对水温要求也有差异。如孔雀鱼、红剑鱼、黑玛丽等鱼种可以忍耐10℃左右的水温而不死亡,而燕鱼、虎皮鱼等水温低于18℃时就会死亡。绝大多数热带鱼对水温及其敏感,水温变化±2℃与就会得感冒,水温长期上下波动不稳定,鱼就会患各种疾病,因此,要尽量地保持水温的恒定。水温也不能过高,水温高水中的菌类会繁殖过快而影响水质。大多数鱼生活的正常温度在20~24℃为宜,繁殖水温在25~28℃为宜。控制水温常用两种方式,分为自然控制和人工控制。
自然控制就是将鱼缸放置在朝阳的房间里,让鱼缸接受阳光,以增加水温。鱼缸体积的一些水温变化相对小一些,反之,鱼缸小水就少水温变化就大,在房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让鱼缸大一些为好。
人工控制水温主要是利用火炉、火炕、暖气等加热措施来加温,近些年市场是用电加热的器具不断增多,是一种较好的加热方法,多数产品具有自动控温功能,应该优选此类产品。
三、氧气
任何生物生存都需要氧气,没有氧气就没有生命,热带鱼生存同样离不开氧气。鱼生存所需要的氧气,是通过鱼鳃部的微血管吸收水中的溶解氧气来得到的,再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带到与提个部分,排出的二**碳也是通过其鳃部的微血管进行的。水中溶解氧的多少直接影响鱼生长的好坏,因此要保证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除靠兑水和换水获取外,也可以利用水中水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市场有专用的加氧器具——气泵,利用气泵加氧即方便又简单,可根据鱼缸大小选择合适的气泵。价格比较便宜。
四、鱼食
热带鱼虽然种类繁多,习性差异较大,但它们的食性却可以大致分为三大类:肉食性鱼类,这类鱼占热带鱼的绝大部分;杂食性鱼类,占热带鱼的一小部分;素食性鱼类,这类鱼占热带鱼极少部分。这里提供肉食性鱼类常见的鱼食做一介绍:
1、 水蚤(又称红蜘蛛虫)
鱼虫颜色艳红,个头适中,在水中群集游动,具有较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钙质。分布较广各地均有,但这种鱼虫的寿命短,捞回后一般只能活一至二天。喂鱼前,应将鱼虫洗净后再喂。
2、 剑水蚤(又称青蹦)
这种鱼虫个体较小,营养价值较低,容易死亡,它们在水中一蹦一停,速度较快,行动迟缓的热带鱼,尤其是幼鱼往往追不上,是一种较差的饵料。
3、 红线虫(又称水蚯蚓、线蛆)
这种鱼虫身体细长,颜色暗红,生活在水质较脏的水泡、水沟边的浅水中,虫的身体一半在淤泥中,一半在水中不停摆动。红线虫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脂肪,是成年鱼的理想食物。
五、光线
光线对于热带鱼生存十分重要,没有光线热带鱼就无法生存。光线对饲养热带鱼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光是所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主要因素。没有光水草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就不能吸收二**碳和制造氧气,植物也就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但植物对光照也有一定的限度要求,光线过强或者光照时间过长,水草也就会生长绿苔,会影响水草的光合作用;但是光线过弱或光照时间过短,水草的枝叶就会因光合作用太少而变黄甚至枯死。
合理的光照应该是,在有阳光的室内不要接受阳光的直射,及不要摆在窗台上和窗下,利用早晚的阳光照射1~2小时即可,当然利用窗的散射光时间可以适当放长一点。在没有阳光或阳光不足的室内,也可以利用人工光源照射,可以用60瓦白炽灯或40瓦的日光灯每天照射6小时左右即可。
热带鱼生长繁殖也需要光照,有光照的鱼生长更快,鱼体会更加绚丽,繁殖周期会缩短。
光照的第三个作用,是便于观赏。如果在黑暗的屋子里或光线太暗的屋子,人们是无法看清鱼缸里的景物,看不清也就谈不上观赏了。
燕鱼也叫神仙鱼 它们对水质和光照的要求相当严格
喂食的饲料就用普通的线蛇或蹦蹦虫就可以
我建议你把塑料的水草换成真正的水草,因为水草是植物它在水中会释放氧气使水内养分充足 也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燕鱼需要光照但是切记阳光不要直射 那样它们会有**反映
养燕鱼的最简易方法以下是本人小时候养燕尾的经验。是最古老的方法,也是最节约的方法。
如果你有一个小缸,又不想花费很多的钱去买设备,平时也没有多少时间管理鱼缸,那选择燕尾吧,养燕尾会给你带来静溢之美。
燕尾说白了就是八个字,“精心细啄,懒人养鱼”。这种鱼都是越不管它,长得越好。也就是说,燕尾是非常环保,非常需要静养的鱼。当然,什么都讲究匹配。燕尾非常讲究匹配。
选鱼:
选择幼鱼的时候必须非常谨慎,状态不好的不要,生缸鱼也不要。病鱼更不用说。一旦用过药,幼鱼很可能会停止生长,以后很难养得大。
最理想的幼鱼尺寸为5-6CM,鱼游动的姿态安详,游动速度慢或保持静止,鱼旗张开,整条鱼要象一张弓,没有烂尾烂身,鱼鳞全,没有任何脱落,颜色要中等,太暗或太深均不佳。
入缸
新鱼入缸前,可用最简单方法消毒,用普通食盐溶解的水浸泡几分钟,浓度可以稍大,鱼耐不住的时候会挣扎,浑身无力,平浮上水面,此时既可捞起放入缸内。(如果无此经验者可以换另外的消毒方法,我一般只使用这种方法来消毒)。
密度
要把鱼养好,密度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尤其是燕尾,密度一定要掌握。我一般以60公分长,50公分高为一个标准单位。燕尾最多不要超过6尾,最好是4尾。(养燕尾注意缸水位的高度,要稍微比水草缸高一点,因为当他们长大后,鱼身会很高)。建议同一个缸内其他鱼一律不养,只养燕尾。
环境
强烈建议不放底沙。一般建议不放水草,或者只放不需要底砂的水草,例如最最普通的金鱼草就可以了,绑块石头让它沉底,自然光1-2个月就长满了(注意成年的燕尾是会吃水草的)。与燕尾相匹配的水中环境最好是石头,特别是黑白的石景,燕尾会根据周围环境改变自己身体颜色的深浅(绝大部分热带鱼都会)。
温度
如果温度寒冷的城市,需要加发热棒,温度控制在25-27度为宜。炎热城市不需要加发热棒。
过滤与水流
关于过滤所造成的水流问题。燕鱼不喜欢流动的水,他们喜欢安静的水(其实很多热带鱼都有这个特性)。如果密度控制得好,是可以不使用过滤设备的,燕鱼换水的周期是可以比较长的。
食物
燕鱼只要喂普通的红虫就可以了,也是最理想的食物。红虫有些地方也叫水蚯蚓,就是小摊摊上1元一份的红色的成团的小水虫啦。但一般红虫刚买回来是不能喂鱼的,特别是目前城市的污染状态严重。以下是我对红虫的处理方式,也许能为大家提供点帮助。刚买回来的红虫,用一个水仙盆(养水仙花那种小盆子)盛着,放自来水龙头上冲洗,把红虫全部冲散,然后把最上面的水滤掉,连续冲洗几次,然后静放。静放几钟后,红虫会自然重新成团,这个时候把红虫轻轻的整团的拿起,红虫团最底下的脏东西自然就留在盆里了,这个时候再把水全部倒掉,重新放入红虫,重复以上步骤,视情况定冲洗的次数。冲洗完后,就直接把红虫留养在水仙盆里,要注意盆中的水位,水位要刚好到红虫团的顶部,不要把红虫全部淹没在水里,然后把水仙盆放在*凉的地方(不能放在全黑暗的地方或者暴晒的地方,红虫怕强光也怕全黑,温度越高死得越快)。注意,此时的红虫还不能用来喂鱼。红虫养1天后,会有部分自然死亡,死亡的红虫会变成白色,红虫会发臭,不需要担心,此时重新清洗红虫,方法同上。养过1天-2天后的红虫就可以用来喂鱼了,喂食的量注意不要太多,看见鱼肚子鼓起来即可。记住,红虫最好每天换水一次。
清洁
由于不使用过滤器,所以燕尾的粪便会一直留在缸底,其实,就算有过滤器,缸底的粪便也是无法过滤掉的,健康的燕尾吃红虫后,粪便是黑色长条,并且相对来说比其他热带鱼的粪便要结实,每周或者每10天用小水管吸出粪便即可。
小贴士:红虫清底法,这是我一直养无沙缸清洗缸底的绝招。把红虫打散,越散越好,然后散落的放到鱼缸内,尽可能用最少的红虫量来散落式的散到整个缸底内,因为红虫有成团的习性,他们会把所有粪便缠绕在一起,并结成一个一个的小团,这个时候再用吸管把红虫团吸起来即可。
生长
燕鱼的生长状况是不均衡的,有个规律,先长身体后长旗,所以一开始养燕尾的时候不需要担心他们的旗长不起来,即使是短旗品种的燕尾,身体长得足够大后也会慢慢的把旗长长。我想也许是跟成熟状况有关系吧(很多热带鱼都有这种规律)。所以如果不想让燕尾身体长得很大,只想他们长尾巴,最好的方法就是节食。
换水
用我以上说的方法来养燕尾,一般是不需要换水的,我从来不换水,只是添加被蒸发掉的水和清洁时耗费的水而已。
繁殖
其实燕尾的繁殖是相对简单的,但水体的变化会造成鱼卵的死亡。所以一定要注意,假如想把鱼卵换缸,那一定要带着旧水换缸,也就是说要把鱼缸里的水一块带到繁殖缸里去。燕尾产卵是不固定的,有时候会在石头上,有时候会在玻璃上,有时候会在你放置的平板上,有时候会在水草上,根据观察,我发现他们会选择整个缸内他们认为适合的温度、水高以及产卵地合适的光洁度上产卵。而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自然配对,自然配对很简单,成熟后经常在游在一起,一开始类似打斗,过段时间成双成对的就是亲鱼了,不需要刻意分辨公母。当然,如果你在他们繁殖的时候要做一点功课,例如把温度控制在27度,适中的光亮度,做一下小设施的准备:如果他们产卵在玻璃缸壁上,可以用隔离玻璃隔离起来,如果产在水草或者你准备的有机玻璃板上,那就把水草和有机玻璃板拿起来,连鱼缸的水一块带到新缸去,另外需要注意放置的水高度,与产卵处一致即可。剩下的就是喂养小鱼的方法了,很简单,喂洄水就OK啦,洄水就是丰年虫幼虫一类的小虫虫。
基本说完啦,祝您好运。
燕鱼 燕鱼饲养到了一定程度,它就会进行繁殖,燕鱼是卵生动物,因此在繁殖期它会不停的排卵,在燕鱼的繁殖季节到来时,各位主人应充分把握燕鱼繁殖的不同时期,为燕鱼创造良好的环境。 燕鱼繁殖选择好的种鱼是第一步,那么选择种鱼首先要知道燕鱼怎么分公母,公鱼头部微微隆起,雌鱼头部平坦但肚子圆润。燕子鱼的鱼龄达到十个月后就可以为繁殖做准备了。神仙鱼的配对需要自愿,通常是在一缸混养的神仙鱼中挑选已经配对成功的,如果强硬配对,大多都是要失败的。有了可以繁殖的亲鱼,就要留神观察,如果两条鱼一起游来游去,并且*门下垂突出,就要把两条亲鱼移到繁殖缸里,准备好神仙鱼繁殖桶,这时会看到两只亲鱼开始清理繁殖的产地,48小时之后雌鱼就会产卵,雄鱼紧接着就会受精。产卵后的亲鱼会在鱼卵上不停的游动,为鱼卵提供氧气,每条雌鱼产卵的数量可以达到几百到上千枚。没有受精成功的白卵,雌雄鱼就会吃掉,但是不会把受精成功的鱼卵吃掉,这点可以放心。 对于燕鱼的繁殖环境,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水,平时饲养用什么水,繁殖就用什么水,水温比平时高1℃就可以了,并按正常换水。我平时养鱼用的是自来水,所以繁殖也直接用自来水;换水时不加温,让繁殖缸的温度产生波动,这样对种鱼有很好的**作用。但要特别注意加水的速度,一定要慢,应控制在排水速度的一半左右,不能直接冲到鱼,可以加到上滤盒中缓冲一下。 最后到了孵化的过程时,我们可以采用自然孵化或者人工孵化这两种办法,自然孵化的情况下亲鱼会看护好鱼卵,而雌雄鱼会轮流进行扇水,直到幼鱼孵化出膜。现在我们着重谈谈人工孵化,当亲鱼产完卵后,我们要立即把产卵板放在孵化箱里面,并放入与水箱水温相同的水,设置一个“水妖精”代替亲鱼,之后慢慢等待卵子孵化就可以了。在这里要十分留意孵化箱内水温的异常,尽量保持水温的恒定。 卵床用产板最好,用过盆、罐、筒等都可以,但燕鱼还是更喜欢板,对板的材料并不苛求,只要平整光滑就行;最好是长20-25厘米、宽8-10厘米的绿色塑料板,10-20度倾斜放置(模仿水草叶片的自然角度),下面离开缸底,产板的上边在水面下3厘米左右,燕鱼的卵一般产在水面下5-20厘米范围内。 此外,人工孵化的办法毕竟有它的局限性,因此在整个孵化过程中一旦发现有颜色发白的死卵。要及时用吸管排走,以防整箱水的水霉菌感染哦!
一、种鱼 首先,选种鱼时,要选健康的、色彩对比强烈艳丽、体形好的小鱼,从小养大。关于“残疾”问题,要一分为二去看,有些残疾是要在选鱼时就坚决避免的,如:身体歪斜,头、咀变形等;但一般的外伤,鳞、鳍破损等,是小毛病,不会影响到繁殖的质量。 养种鱼要注意四个问题: 一是要加大换水量,以少次多换为好;可以掌握在三天一次,每次30%;其目的在于**鱼的代谢功能。 二是要注意防病防虫,燕鱼一旦发病,是不好治的,主要是不赖药,要以预防为主。燕鱼最大的病害是体内虫和肠炎,新鱼稳定后,先要喂药饵驱虫,第一次在稳定7-10天时,以后两个月一次,每次连喂三天,每天喂一次就可以了。预防肠炎也用药饵,每月一次,每次二天。小剂量用药是不会影响繁殖的。 三是要坚持饵料的多样性,避免单一,防止种鱼营养**。 四是要避免高温饲养,一般控制在25-26℃为好,高温对繁殖和种鱼的寿命都不利。 种鱼养好了,配对是很容易的,就让他们自然配对好了,不必太苛求。自然配对一般发生在6、7个月大时,但配对不等于就要繁殖,还要再等1、2个月才行。如果想定向繁殖,也可以两公一母混养,强制配对,时间掌握在6、7个月大,发现有自然配对现象时,成功率在90%左右。 二、燕鱼的繁殖周期 关于燕鱼的成熟期的问题,有些资料说是6个月,也有说是10个月的;因不同品种和个体而有所差异,但多数是8个月;而公母间的差异不大,基本上是同步的,只有极少的公鱼会晚一些,有母鱼产两次卵,而公鱼不能受精的,这种情况很少遇到,如果遇到了也不用急,等几天就是了,没有什么损失,因为燕鱼是极高产的品种. 关于燕鱼的繁殖周期和产卵量的问题。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燕鱼的繁殖周期并不明显,他们一旦进入成熟期后,就会不停的产卵,并无季节性可言;在一年中会有二、三次间歇,每次30-40天不等,应该是种鱼的恢复期。在产卵期,两次产卵之间的间隔也不固定,少的只有5天,多的有15天,但多数是8-10天,一个产卵周期能产15-20窝左右,每窝的产卵量大约是400-600粒。从开始产卵到第三、四窝时,产卵量达到最高峰,大约从第四个产卵周期开始产卵量逐渐减少,但这种减少并不十分明显。 有记录一对墨燕的产卵情况,他们是8月份开始产卵的,从10月13日产卵开始记录,他们于10月13日下午、22日下午、27日下午、11月3日下午分别产下四窝卵,时间间隔分别为:9天、5天、7天,每窝产卵量在600粒左右;每窝卵都是48小时孵化,第7天下板。繁殖环境:繁殖缸50*35*40,上过滤,水温27℃,PH7.0,硬度10.0;用10*25厘米的绿色塑料产板,放置角度10度,离底,产板的上边在水面下3厘米左右;卵在孵化桶中人工孵化;喂颗粒饲料和自制汉堡;繁殖缸三天换水30%,直接用的自来水。幼鱼喂丰年虾幼虫,成活率在95%以上。 三、燕鱼的繁殖 繁殖的环境,不再重复,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水,平时饲养用什么水,繁殖就用什么水,水温比平时高1℃ 就可以了,并按正常换水。平时养鱼用的是自来水,所以繁殖也直接用自来水;换水时不加温,让繁殖缸的温度产生波动,这样对种鱼有很好的**作用。但要特别注意加水的速度,一定要慢.一定要慢,应控制在排水速度的一半左右,不能直接冲到鱼,可以加到上滤盒中缓冲一下。 卵床用产板最好,用盆、罐、筒等,都可以,但燕鱼还是更喜欢板,对板的材料并不苛求,只要平整光滑就行;最好是长20-25厘米、宽8-10厘米的绿色塑料板,10-20度倾斜放置(模仿水草叶片的自然角度),下面离开缸底,产板的上边在水面下3厘米左右,燕鱼的卵一般产在水面下5-20厘米范围内。燕鱼产卵的时间一般都是在下午4-5点钟。 四、鱼卵的孵化 产卵结束后,如何孵化是个小问题,可以不管他,让他自然孵化,这样非常省事省力,但是鱼卵容易被污染,孵化率不高,而且亲鱼很累,不利于亲鱼的恢复。最好还是人工孵化,将产板移出来,放在专门的孵化桶中,孵化率很高,又便于管理,亲鱼可以得到很好的恢复。方法很简单,将晾过3天的水(晾水时加一点亚甲蓝除菌)加温到繁殖缸的温度(最好是用吊瓶法,这样没有温差),将产板放入即可。放板时要记得鱼卵向上斜放,产板上下调头,会有助于顺利孵化。孵化桶掌握在10-15升水量,水深20-25厘米。 鱼卵经45-50小时孵化,孵化后要在产板上挂5天,到第7天才离板游动;其间会有一些死卵和从板上掉下来的小鱼,你不用管他,等小鱼离板后再一并清除。 孵化期间不要换水,控制好温度,每天增加4-5小时光照。 五、小鱼的喂养 小鱼离板游动5-8小时再喂开口饵料,要喂洄水或丰年虾幼虫。喂蛋黄水是不行的,小鱼不爱吃,又坏水;换水是不现实的,根本无法操作。第一次要少喂一点,让每条鱼都能吃到就可以了,喂多了不消化,反而死鱼;第一次喂完要过8小时左右再喂第二次,让小鱼充分的有时间去消化、适应,排空腹内的“卵黄水(*状黏液)”。这以后就好管理了,只要每天喂三次,每次喂食量以1小时内吃完为准。 小鱼的换水,要等到开喂的第三天才换第一次,换水量控制在10%-15%,先仔细的将小鱼排泄的卵黄水吸干净,再加入经过晾晒、同温的新水,加水要轻、缓、慢,决不能冲到小鱼。这以后每天或两天换一次. 从开喂的第7天左右,就可以喂小红虫了;到第15天左右,小鱼就长出背鳍来了,这时的小鱼就可以喂红虫了,可以把他们转入饲养缸中,用过水的方法,连孵化桶一起慢慢的沉入饲养缸,再将孵化桶轻轻取出。再等到第30天时,就可以喂饵料了,换水也可以按大鱼操作了。到这里,燕鱼繁殖成功了,就看着他们一天天飞长吧! 满意请采纳
第一天不要喂食,第二天才喂。
一、喂食方面有几种方法:
1.喂草履虫、丰年虾、水蚯蚓。丰年虾可以到鱼铺买卵来孵化。
2.鸡蛋黄,可以捏碎用纱布包住,喂的时候在鱼缸里晃晃.也可以用一小部分放到水里。
3.饲料,如果喂大鱼的饲料是固体颗粒饲料,可以把它研碎,投放到水里,饲料会被泡软,小鱼就能吃了。也可以把饲料泡软后再在水中捏碎,不过这样做水质容易坏。
二、注意要及时清理粪便和残料,以免夏天气温高水质变坏。
在换水时要注意水质和温度不要差距太大,不然小鱼就要出事了。
三、小鱼体弱,注意不要让它得病了,有病就要马上治疗,最好用专用药。
当小鱼大到一定大小,就能像大鱼一样饲养了。
神仙鱼的饲养心得,希望对给位喜欢观赏鱼的朋友有帮助!简单总结下,就是鱼缸里面需要调节出适合神仙鱼燕鱼的水质,然后再营造出神仙鱼燕鱼喜欢的鱼缸水下环境即可。
燕鱼又叫神仙鱼
神仙鱼对水质无严格要求,喜生活在PH6.5~7.0的弱酸性软水中,适宜温度为26~30度。神仙鱼喜欢经晾晒过得新水,经常换水会减少其患病的机会。
神仙鱼不择食,但喜食丝蚯蚓等较大的鲜活饵料。神仙鱼可与其他品种的热带鱼混养,但不能与虎皮鱼同缸,因虎皮鱼会咬神仙鱼的臀鳍和尾鳍。
我养的神仙鱼水用的是晾晒过得自来水,温度春秋冬用加热棒,温度调到24度就可以。饵料用人工饲料,片状的,1元1袋。不喜欢用活饵料,活饵料有病菌,怕传染给鱼。
用高缸养燕鱼比较好,过滤用上滤最好,建议1米标准缸,繁殖用的缸不需要很大,50*40*40就可以了。新买的燕鱼在过水阶段没有让其完全适应新的水质的话,很容易引起死亡,要让鱼完全适应了当地的水质。 燕鱼对水质的要求为弱酸性水,PH在6.0—7.0之间,水温正常维持在28度左右即可,当然只要温度范围在24—30度之内鱼都是可以正常存活的,只是状态好与坏的区别,建议温度保持在28度,是因为当遇到疾病的时候,鱼缸还有升温的空间。 换水的工作量较大,尤其是水族箱小有景物时,工序复杂繁琐。换水前,将水族箱小所有电器的电源切断,将鱼和景物全部取出,放去水。水族箱冲洗干净后,将景物全部放好,放入新水备用。 扩展资料:选购技巧 买鱼的方法是望、闻、问、切,因为鱼店里的鱼是“百家鱼”,也就是各个养家缸里不同的鱼和不同的水质都在短时间进入了零售店的缸里,这些鱼本身就都带有一定的寄生虫和细菌。 如果没有过好水就进缸,一般鱼店的人只泡缸不过水,那么不同的水质会将这些寄生虫和细菌从鱼的身体里激发出来,还有就是不同的水质突然的变化让鱼无法适应;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没有过多的症状但总是无故的死鱼,鱼店的人是鱼随死随捞,如不仔细观察是很难看见的。
本文由宠物迷 宠物百科栏目发布,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七彩神仙鱼如何饲养?”
上一篇
金毛的尴尬期